8月6日,埃及总统塞西在埃及伊斯梅利亚为新苏伊士运河的正式通航揭幕,多国领导人、政要及埃及社会各界代表出席了揭幕盛典。

突破:首次实现南北双向通航

  苏伊士运河是连接欧洲与亚洲的重要水运通道。此次通航的新苏伊士运河则在历史上首次实现了船舶南北双向航道同时通航。新航道项目去年8月开工,历时约11个月。43000多人齐心协力,使得这个原定需3年才能完成的项目仅一年就提前竣工。施工项目包括在老运河东边开凿35公里与旧运河平行的河道,以及37公里原有河道的拓宽和加深。
  新航道不仅实现了大型船舶双向航行,还可有效缩短船只的行驶和等待时间,预计船舶通过时间将从现在的22小时缩短为11小时,等待通航的时间也将由8至11个小时缩减至3个小时。
  在过去两周的试航期内,已有大量船只在新苏伊士运河里成功通航。苏伊士运河管理局预计,正式运营后,运河的业务量将会呈几何级数增长。
  “新苏伊士运河是一个起点。”阿拉伯国家联盟前秘书长表示,新运河将吸引各行各业的专家与劳动力,因而运河两岸需要修建配套的新住宅区。“只要我们能提供好的服务,就完全能与新加坡、迪拜、亚丁等其他港口竞争。”

影响:带来多重利好

  为了解决苏伊士运河日益拥堵的问题,埃及政府早在1955年和1980年就已经开凿出4条新的河道。近10年来,苏伊士运河不断拓宽和加深,以适应远洋航运的发展需求。如今,全世界22%的集装箱从苏伊士运河通过,约占全球贸易的10%。埃及如此重视苏伊士运河的建设,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运河收入是埃及稳定的外汇来源。埃及官方数据显示,2015年4月埃及外汇储备为205亿美元,外债却高达402亿美元。2014年,苏伊士运河实现净收益54.5亿美元。由此可见,运河收入对于维持埃及外汇市场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埃及政府预计,到2023年,新运河通航数量将从目前的日均49艘提高到97艘,实现年收入130多亿美元。
  其次,新运河将吸引更多的外国投资。由于埃及新运河项目涉及主权问题,因此没有向外资开放。对于外国投资者,埃及政府提出一项更宏伟的“苏伊士运河走廊经济带”的发展计划,借助新运河的区位优势带动包括汽车组装、高新电子、石油炼化、水产养殖、船舶制造、轻纺织品等产业的发展,将埃及打造成世界级的经贸和物流中心。埃及政府预计,该项目建成后每年将为埃及带来1000亿美元收入,创造上百万个就业机会。
  再次,新运河有助于政治稳定。分析人士认为,埃及经历了多年的动荡之后,非常需要凝聚人心和发展经济。新运河的建成开通将极大地激发埃及民众的爱国热情和对塞西政府的支持,有助于实现社会稳定。

未来:创收前景难测

  运河的开通将减少航运成本,这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贸易大国均为利好消息。中东是“一带一路”的交汇地区,埃及的经济复苏,有利于“一带一路”在中东地区的建设。
  然而,西方经济学家认为,新苏伊士运河未来10年能否实现预期收益更多取决于全球经济是否实现增长。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的数据,2000年到2013年全球海运贸易只增长了37%。世界贸易组织今年4月发布报告称,由于全球经济增长疲软,2015年全球贸易额预计仅将增长3.3%。在此背景下,新运河究竟能否给埃及带来预期创收,前景难测。

●背景链接

苏伊士运河

  苏伊士运河位于埃及境内,连接地中海和红海,是沟通欧、亚、非三洲的交通要道,使大西洋、地中海与印度洋连接起来,大大缩短了东西方航程。
  苏伊士运河1859年4月动工,历时10年,于1869年11月正式通航。运河开通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由英法两国控制。进入20世纪,苏伊士运河成为埃及国家独立的象征。1956年7月,埃及纳赛尔政府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
  历史上苏伊士运河关闭过5次,最近也是最严重一次是1967年,当时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运河关闭8年后,于1975年复航。历史上苏伊士运河多次被加长、挖深,运河最初全长160公里,深8米,目前全长193公里,深23米,可通航满载货物的24万吨级货船。

点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