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报讯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海岛保护法》,依法依规开展海岛使用管理工作,今年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积极探索科学管岛新举措、新模式,使该省无居民海岛管理工作迈上了新台阶。

广东是海洋大省,海域辽阔、海岛众多,拥有海岛、礁岩2387个,其中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海岛759个。作为全国编制《海岛保护规划》的试点省份,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在2008年已全面启动海岛规划编制工作,依据自身特色和需求,创新性地提出了主导功能的分类管理思路(一个海岛只定主导功能,同时兼顾不影响主导功能的利用),较好地处理了海岛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关系,提高了规划的可操作性。《广东省海岛保护规划》初稿完成后,经4次征求意见并修改后,已于今年34日通过了全国海岛保护规划专家审查委员会的审查,目前已上报广东省政府批准。

按照《海岛保护法》的规定,无居民海岛的开发利用由国家和省两级政府审批。为进一步规范无居民海岛使用项目的申请审批,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根据国家海洋局关于印发《无居民海岛使用申请审批试行办法》的通知要求,结合该省实际,起草了《广东省无居民海岛申请审批试行办法》,目前已征求完相关部门的意见,待广东省政府批准执行。

为科学保护海岛资源,加强无居民海岛资源和环境管理,经国家海洋局批准,该局已启动珠海市小蜘洲岛和三角岛修整治工作。20世纪80年代初期,珠海市对小蜘洲岛和三角岛进行了矿石资源开发,造成生态资源的严重损坏。为改变这种状况,该局要求业主单位依据国家海岛开发利用规定和技术标准,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加快编制项目论证报告和整岛修复的开发利用具体方案,并根据《广东省海洋综合开发规划》的要求,在整治修复的基础上,将小蜘洲、三角岛建设成集游艇、会所、潜水运动为一体的海岛休闲度假区,为海岛开发利用和综合整治提供示范经验。(宁江峰)
 

点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