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研讨 厦门市海洋发展局供图
  2025年11月6日~8日,2025蓝碳国际研讨会暨西太平洋蓝碳生态系统修复研讨会在福建厦门国际海洋周期间成功召开。本次会议是在自然资源部国际合作司、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司的指导下,由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下称“海洋三所”)、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西太平洋分委会及全球海洋十年蓝碳计划联合主办。
  自然资源部国际合作司和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司相关负责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西太平洋分委会、海洋三所等有关单位负责人出席并致辞。来自中国、美国、柬埔寨、东帝汶、英国、印度尼西亚、缅甸、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等10个国家的蓝碳管理部门官员、权威学者与非政府组织的代表一百余人参会。
  会议期间,与会嘉宾共同分享全球蓝碳政策和科学进展,交流西太平洋区域红树林、海草床等蓝碳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方面的知识、技术和案例,研讨区域蓝碳生态系统修复领域合作的优先事项。来自不同国家、领域、行业的官员、专家们还从各自的视角出发,探讨了多利益相关方协同推动蓝碳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的路径与措施,为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提供技术支撑。
  会后,参会嘉宾赴厦门下潭尾滨海湿地公园进行野外考察,亲眼见证红树林生态修复的“中国样板”,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之美。中国在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推动滨海湿地生态保护修复的成效得到了参会嘉宾的充分认可和高度评价。
  近年来,自然资源部指导并积极推动蓝碳生态系统保护修复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科研机构、社会公益组织等也积极参与其中,我国海洋生态保护修复与碳汇工作取得积极成效。本次会议构建了从区域到全球的合作,共同推动了蓝碳研究和经验共享,并为政策决策者和社区提供科技支撑,也为促进我国蓝碳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提升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的创新发展出谋划策。下一步联合国“海洋十年”中国区域蓝碳中心、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西太平洋分委会蓝碳生态系统修复工作组等平台将进一步推动全球和区域性蓝碳合作,积极参与全球蓝碳治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点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