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浙江省海洋科学院深度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在AI大模型业务应用领域开展探索,深入推进“数字浙江”建设,正式推出AI智能体应用——“海葵”,面向公众、科研人员及管理人员提供覆盖“知海、学海、用海、护海”全链条的智慧海洋服务,用于海域使用政策查询、海洋知识学习、以及用海项目选址等业务场景。
“海葵”以浙江省海洋科学院积累建设的15个涵盖海洋政策、海域权属、生态监测、防灾减灾等领域的专业语料库为基础,以AI技术实现海域问题智能问答与应急保障功能。用户可通过“共握深蓝”微信小程序随时查询灾情信息、政策内容与科普知识,更便捷地获取海洋知识。
在海洋科普教育方面,“海葵”赋能“浙里研学”小课堂,借助数字孪生技术将传统科普读物转化为可视化场景。学生通过语音交互即可“沉浸式”体验杭州西湖变迁、宁波花岙岛地貌、舟山群岛生态等内容,使海洋知识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针对用海项目选址决策难题,“海葵”依托浙江省“智控海洋”系统,开发出智能选址工具。用户只需语音输入项目参数,系统即可快速生成选址方案与分析报告,覆盖码头建设、深海风电等用海项目类型,有效支撑海域资源的科学开发和集约利用。
在海洋监管方面,“海葵”深度联动“电子界桩”平台及其无人机设备,实现对关键海域的“数字监测—物理巡检—数据反馈”闭环管理。用户通过语音指令提出巡检、巡航需求,AI便能规划航线、实时回传数据,大幅提升海域监管的效率与精准度,构建“人防﹢智防”一体化的护海新模式。
未来,“海葵”将持续迭代升级,深入融合人工智能技术、数字孪生技术、物联网软硬件并不断丰富海洋专业知识,推动海洋治理、科研与教育的智能化升级,并将进一步应用于海上风电、海上光伏、跨海桥梁、海底电缆等海域立体复合利用场景,为浙江海洋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智慧力量,助力“数字浙江”建设在海洋领域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