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广西北海市铁山港海底40米深处,随着刀盘的缓缓推进,“龙腾号”盾构机顺利出洞。经过近11个月日夜不间断的奋战,“龙腾号”盾构机向海底掘进超5千米,广西深海管网项目顺利实现全线贯通,为工程按时完成提供了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在海底隧道上方红树林生长茂盛,“龙腾号”盾构机需穿越近600米长的红树林生态敏感区。为保护这片红树林,中建五局专家们对盾构机进行了专项定制。通过动态智能保压系统,盾构机在脆弱敏感的海底砂层中实现了平稳穿越,地表沉降被严格控制在0.8毫米以内,大约相当于一张身份证的厚度,达成了底栖生物保护的良好效果;同时,采用全封闭泥浆循环系统,实现了泥浆的有效管控,单公里施工碳排放降低约60%,有效避免了对红树林根系环境造成化学污染,为以后同类滨海工程提供了有益经验。

中建五局广西深海管网项目质量总监姚勇表示: 这项“潜行”海底的智慧工程,既解决了临港工业区日均10万吨尾水处理难题,又守住了57公顷红树林湿地生态红线,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

据了解,广西深海管网项目全长约8公里,其中跨海盾构段长约5公里,是国内超长穿海盾构隧道管网工程。工程建成之后,将有效解决广西向海经济发展示范园区内的150余家企业生产尾水排放问题,助力打造千亿级临港产业集群。

点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