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下午,中国—东盟国家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研讨会在南宁举办。作为面向东盟蓝色经济合作发展论坛系列活动之一,研讨会由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海洋药物重点实验室、海洋中药资源高效利用广西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广西海洋研究院联合承办。自治区海洋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宁向军,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潘霜,广西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姚春出席活动并致辞。广西中医药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肖健主持活动。来自国内外中医药学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出席活动并作主题报告。
宁向军致辞
宁向军在致辞中表示,当前,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已成为世界主要沿海国家竞相布局的产业方向,广西海洋资源丰富,作为我国南方重要的“海洋药库”,要进一步发挥区位优势,与东盟国家进一步凝聚合作共识、深化务实对接,共同开展科学研究、共享技术标准规则、共促产业落地,使“蓝色资源”转化成“健康产品”惠及各国人民。
潘霜致辞
潘霜在致辞中提到,我国是最早使用海洋生物制药的国家之一。目前,中国—东盟医药区域集采平台已正式启动,中国与东盟国家在海洋药物领域的合作前景广阔。广西将加快推动建立中国—东盟海洋中药质量标准互认机制,加强产学研用协同,深化在海洋药物研发、标准制定、产业转化等领域的务实合作,共享海洋资源红利。
姚春致辞
姚春在致辞中表示,中医药学对海洋药物的应用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理论,广西中医药大学自2018年成立了海洋药物研究院以来,在海洋药物教学与科研方面取得了系列突破性成果,下一步,将与东盟国家的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携手推动科研成果的落地与产业化,为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
研讨会现场
会上,专家学者们聚焦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研发的前沿领域和合作发展机遇,围绕海洋天然产物发现、海洋药物研发技术、海洋生物制品应用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分享最新研究成果,探讨面临的技术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新加坡国立大学高级研究员Jose Christopher E. MENDOZA,马来亚大学高级研究员Kar-Hoe LOH,马来西亚拉曼大学高级研究员Lim Yang Mooi,马来西亚检科生物安全有限公司高级研究员Soo Ee Ch’ng,北京大学教授林文翰,浙江大学教授吴斌,广西海洋药物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刘永宏等国内外知名学者出席会议并作主题报告。
在全球蓝色经济加速崛起、海洋可持续发展成为共识的背景下,本次研讨会不仅展示了中国与东盟国家在海洋医药领域的最新科研进展,更深入推动了海洋生物医药科技创新以及海洋生物资源开发新动能的释放,为进一步深化区域合作、共建蓝色伙伴关系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