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装冰、修船……距离8月16日开海只有不到一周时间,记者走访多个渔港、码头发现,开海前各项准备工作已进入收尾阶段。

8月11日中午11时50分,记者在位于外沙渔港西侧的外沙冰厂看到,出冰口处,一块块冰条正顺着滑轨滑向码头,早已等候在滑轨尽头的工人将冰条推到一旁的升降机平台上,再送进送冰船的船舱。待船舱装满后,送冰船会按照客户的订单,将冰条分别送到渔船上。

外沙渔港,工人将冰条搬上升降机,再装到送冰船上。方晓淦 摄

据外沙冰厂负责人付先生介绍,冰厂于8月8日进入制冰送冰高峰期,日制冰量为200吨至300吨,主要供渔船出海捕鱼后用来保存渔获,预计该高峰期会持续至8月18日。

工人在搬运冰条。方晓淦 摄

外沙社区党委书记、主任吴平英告诉记者,目前社区管辖着100多艘小渔船,随着开海临近,社区通过渔民微信群、现场宣传等方式,提醒渔民在作业时注意做好保护措施,确保安全生产。同时,社区还配合市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支队、海城区海洋局、海角街道办事处等开展渔港值班巡查、秩序维护等工作。

中午1时许,地角渔港西侧,满叔正戴着草帽坐在遮阳伞下,一手抓着钢索,一手握着工具,将数条成人小拇指粗的钢索编绞在一起,并用纤维绳包裹固定。

地角渔港,工人在岸边维修缆绳。方晓淦 摄

“这个缆绳是用来起网的,最里面是绳芯,外面裹着钢索,外层再包上纤维绳,这样的缆绳才坚固耐用。起网绳是出海重要的工具之一,每次开海前都要换一条新绳子。”满叔说。

说话间,港口上下船台阶处传来一阵吆喝声,原来是几位渔民在喊着岸边的工人前来帮忙,将两件出现故障的设备抬到岸上维修。

工人将需要维修的渔船设备搬上岸。方晓淦 摄

随着开海临近,港口周边的机修厂进入一年中最忙碌的时段。位于地角渔港内的龙鑫机电营销维修中心内,店主邱姐正在维修一个风扇的线圈。她告诉记者,8月1日起,店内的6名技术人员就全部被船主们约满档期,每天都在不同的渔船上检查和维修风扇、水泵、马达等设备,最多时一天要检修10多艘船。

工人在维修线圈。 方晓淦 摄

在北海内港渔港管理办公室(临时)内,工作人员正在指导一名船主办理渔船安全救助信息系统船载终端入网手续。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部分渔船在休渔期过户后,新船主会在开海前办理好相关手续,确保开海后能顺利出海作业。

下午2时30分,尽管烈日当空,但南中心渔港仍有不少渔民在岸边搬运物资、为渔船加冰加油。记者见到简女士时,她正和家人一起利用渔船上的支架和缆绳,将一桶桶柴油从岸边吊上渔船。

南中心渔港,一艘渔船正在岸边加油。方晓淦 摄

渔民将桶装柴油搬上渔船。方晓淦 摄

“我们有2艘渔船,开海后要去北部湾海域捕鱼,估计要12天至13天后才会返回渔港,每艘船都要备上50多吨油。我们从上周就开始准备,每艘船都雇了8名工人,等8月15日再买些米、食用油、肉、菜装上船,第二天就可以出海了。”简女士说。

渔民将生活物资搬上渔船。方晓淦 摄

记者从市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支队了解到,今年我市在册登记渔船4751艘,应休渔渔船4536艘。截至8月10日,全市办理出海相关手续的渔船约800艘。

点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