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山东省龙口市东海融创果岭海岸广场,300余名市民代表和中小学生,正将一桶桶许氏平鲉(俗称黑鱼)鱼苗倒入海中,在亲近大海的同时体验增殖放流。本次增殖放流宣传活动由龙口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国家管网LNG(天然气)接收站一期项目建设单位共同主办,主题为“保护海洋生态,希望你在我在”。

据介绍,去年以来,该市在每年稳定放流300余万元油补资金苗种的基础上,从中石化 LNG、国家管网 LNG和裕龙码头建设等项目争取资金832.65万元,累计放流海蜇、中国对虾、三疣梭子蟹、半滑舌鳎等9个品种4.7亿单位。目前该市正在完善裕龙炼化一体化和海上风电等项目的渔业资源补偿方案,未来十年,计划每年在渤海区域投放1000余万元苗种,着力实现海洋资源的持续丰富。据渔民反映,今年7月海蜇开捕后,海区资源有了明显改善,出海渔船单产同比增长近两成。

此外,龙口市加快建设海洋牧场。2020年以来,该市7个海洋牧场企业先后投放方形构件礁6万余块14.2万空方,石块礁体36.3万空方。这些礁体不仅极大地改善了海洋生态系统,为海洋鱼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索饵和繁殖场所,并且还推动了海区养殖的立体化发展。龙口市以科技促转型,该市某涉海企业在进一步完善海底观测网系统的基础上,今年投资8853万元新建一座总容量3.5万方的大型桁架式深远海养殖网箱,克服了传统海参养殖采捕期短、采捕难度大的问题。一系列措施有效促进了传统渔业养殖的转型升级,目前龙口市海洋牧场总面积突破9万亩,占审批养殖用海54.6%,一些有识渔民正向规范化的养殖企业转型。

增殖放流现场。龙口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供图


点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