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然资源部南海局(以下简称南海局)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全国自然资源工作会议精神,梳理总结全局2022年工作,研究部署2023年重点任务,结合海区工作实际,着眼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提出推动实施“能力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

2022年,南海局认真履行海区海洋自然资源“两统一”核心职责,统筹党建与业务、统筹发展与安全、统筹疫情防控与工作落实,推动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在实施海域海岛监管工作中。累计巡查岸线28487公里,遥感监测岸线39908公里,对近岸627个无居民海岛进行5次全覆盖遥感监测,坚决遏制违法违规用海用岛行为。在助力用海要素保障工作中。依法高效开展海底电缆管道审批和用海活动审查。审批各类管道线路申请37条。在开展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作中。圆满完成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监管及珊瑚礁、红树林、盐沼等典型生态系统监测等年度任务,创新开展珊瑚礁环境基因监测试点工作。在履行海洋督察职责中。扎实开展日常督察,认真梳理督察成果,不断深化“监管﹢督察”协同配合机制,努力建强督察队伍,持续提升督察能力。在落实海区全民所有海洋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中。受权组织完成海区海洋油气监管,开展海洋经济运行监测与评估,积极引导金融资本促进海洋经济发展。在提升海洋观测与灾害预警报能力工作中。不断深化台站观测业务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南海区海洋观测网,发挥业务优势及时提供海洋搜救漂移预测服务164次。在推动海洋科技创新工作中。南沙珊瑚礁国家野外站等“两站一室”的创新支撑作用逐步显现,国家海洋科学数据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分中心成立,南海遥感测绘协同应用技术创新中心进入部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名单,与中山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深化实质性合作,全年共获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31个。在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和安全生产工作中,一批基层海洋观测站点相继建成,南海区首艘10米浮标作业船“向阳红31”船正式入列,申报获批建设南海区海洋样品总库(海口),6家局属单位的分样品库建设完成并启动样品入库。彻查消除各类安全生产隐忧风险,全年执行11个航次调查任务,安全航行41000余海里。

2023年,南海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自然资源部党组的决策部署,以落实部重点工作任务为牵引,着力完善两大工作体系,持续激活事业发展的动力引擎。聚焦履行海区海洋自然资源“两统一”核心职责,做实海洋监管督察、海底电缆管道审批等行政管理体系;着眼服务于沿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强海洋经济监测评估、海洋防灾减灾、海洋生态预警监测等公益服务体系以及海洋科技创新。持续强化四项保障(机构人事、质量管理、安全生产、行政综合),牢牢稳住履职尽责的后防线。充分发挥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新闻宣传和文化建设作用、南海独特区位优势作用,助力推动海区工作高质量发展。全面总结机构改革转型重塑的经验,深入梳理新形势下面临的新发展需求,注重党建引领、创新驱动、业务当家、人才为要、能力支撑、质量为本、安全第一,推动实施“能力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努力在改革中发展,在开拓中进取,坚定不移全面提升履职能力,奋力在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新征程上作出新贡献。


点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