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环境保护署近日指出,人们看过大量关于二氧化碳对气候变化的深度影响,但是来自于自然资源和人为制造的甲烷气体,其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5倍。美国华盛顿大学科学家最新一项研究表明,伴随着海洋升温,将释放大量的甲烷气体。海水温度是一个非常灵敏的指标,科学家们发现伴随海水升温,将解冻海底之下冰冻的甲烷沉积层,释放泡沫至海水表面。
这项研究报告发表在近期出版的《美国地球物理协会》杂志上。科学家发现大量甲烷气泡从华盛顿州和俄勒冈州海面涌出,这是由于海水温度逐渐升高,融解海底冷冻甲烷水合物,导致甲烷气体释放出来。
华盛顿大学海洋学家保罗·约翰逊在新闻发布会上说:“这些释放的甲烷气体来自于数千年前海底冷冻甲烷水合物。”虽然甲烷气体是一种具有较强温室效应的气体,海底沉积层释放甲烷气体并不会完全达到气候威胁的状况。
科学家指出,多数深海甲烷气体在上升过程中会被海洋微生菌吞噬,转变成为二氧化碳。即使如此,这些甲烷也将对环境构成有害影响。海水中产生额外二氧化碳伴随着低氧含量和高酸度,这对于水栖生物十分不利。
约翰逊指出,当前华盛顿州和俄勒冈州环境变化已经对当地生物和渔业产生影响,未来随着甲烷气体释放的增多,将使这一影响进一步扩大。另一个问题是,海底斜坡的甲烷气体起到粘合剂作用,一旦甲烷气体释放,将破坏海底斜坡结构。同时,这项最新研究结果证实了2014年的一项研究报告,报告中指出海底沉积层每年将融解释放10万吨甲烷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