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中国第33次南极考察队获悉,我国首架极地固定翼飞机“雪鹰601”圆满完成各项任务,日前转场南极中山站,飞离南极。

  考察队副领队张体军对《中国海洋报》记者表示,“雪鹰601”固定翼飞机本年度任务重点是开展业务化运行应用,包括国际合作、遥感观测试验性应用和后勤保障等。“雪鹰601”于20161111日飞抵南极中山站,今年2月初离开中山站转场出南极。其间,完成昆仑站飞行2次,航空遥感观测飞行11次,国际合作及后勤保障任务33次。截至目前,“雪鹰601”共完成64次起降,飞行270.4小时,运送乘客146人次,运送货物约6吨,取得多项重要成果。

  18日,“雪鹰601”飞机成功降落南极冰盖最高区域昆仑站,完成首次冰穹A区域业务化降落测试飞行,标志着我国南极考察迈入陆海空立体考察的新纪元,在国际南极航空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117日,“雪鹰601”飞机成功二次降落南极冰盖最高区域昆仑站,并首次实现在昆仑站加油。至此,飞机正式进入业务化应用阶段,具备了开展常态化空中保障、科学观测和应急救援的能力。

  在科研观测方面,为详细了解东南极伊丽莎白公主地冰下湖的特征及其周边的地质环境,“雪鹰601”在伊丽莎白公主地共完成6次飞行观测,区域覆盖30万平方公里,获取了多种地球物理资料,为进一步掌握该地冰下过程与环境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同时,“雪鹰601”以澳大利亚凯西站为基地,在沙克尔顿冰架地区开展了综合地球物理观测,面积达5万平方公里,获得了大量一手观测数据,对未来深入了解该区域冰架下的冰川和海底结构具有重要作用。

  在国际合作方面,根据中澳及中美有关合作协议,“雪鹰601”先后5次由戴维斯站往返默尔森站,运送考察队员42人次,物资约3吨;3次执行中山站—戴维斯站—凯西站—戴维斯站—中山站飞行,完成多项人员及物资运送任务。

点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