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管理
亚开行预计南太平洋区域经济将下滑4.3%
【新西兰国际广播电台7月29日报道】近日,据亚洲开发银行发布的《2020年太平洋经济监测报告》显示,新冠疫情对国际贸易、旅游业等产生严重影响,预计2020年南太平洋区域经济水平将下滑4.3%。其中,帕劳、库克群岛、斐济等高度依赖滨海旅游业的国家和地区将遭受严重打击,其中斐济的GDP将下滑15%。
报告编写成员隆梅尔·拉巴纳尔表示,近期,亚洲开发银行将批准2000万美元贷款,用于帮助小岛屿国家提高海洋防灾减灾能力,促进滨海旅游经济恢复。
葡萄牙首个海上风电项目投产
【葡萄牙快报7月27日报道】近日,葡萄牙25兆瓦浮式海上风电项目距离葡萄牙西海岸约20公里处投产发电。该项目不仅是葡萄牙首个海上风电项目,也是欧洲大陆沿岸海域首个浮式海上风电项目、全球首座半潜式海上风电场。
据悉,该项目主要由3台8.4兆瓦海上风机组成,水深约100米,今年6月开始海上安装,可通过海底电缆连接葡萄牙西海岸地区的变电站。该项目得到葡萄牙政府、欧盟委员会、欧洲投资银行的资金支持。
澳大利亚发布《南极计划航空行动》环评报告
【澳大利亚南极局官网7月29日报道】近日,澳大利亚发布《2020~2025年南极计划航空行动》环境影响评估报告,面向全社会征求意见。
报告指出,航空活动有助于在南极开展紧急医疗、物资运输、科研队员轮换、国际合作等。该报告介绍了澳大利亚南极机场周边区域的生物多样性、南极文化遗产价值、南极荒野保护等情况,就南极航空行动对当地空气质量、地质、植被、野生动物的影响提出了相应保护措施。
智利将实施跨洋电缆项目
【智利海洋世界网7月28日报道】近日,智利运输和电信部发布报告称,智利跨洋电缆项目计划已经确定路线,将从智利出发,途经新西兰奥克兰市,最终到达澳大利亚悉尼市。
智利运输和电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该路线是根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制定的。该路线光纤距离较短,可有效降低经济成本,并借助澳大利亚超过12条互连电缆,有效提高数据获取能力。
海洋生态
国际组织发布海岸带修复技术方案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官网7月30日报道】近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发布了3份气候技术文件,从确定气候技术需求、实施绿色环保技术途径、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等3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其中,《政策简报:避免、最小化和应对海岸带损害的技术》介绍了全球沿海地区应用气候技术开展海岸带修复的实例,列举了受气候变化影响损失严重的生态脆弱地区,并对相关技术进行了概述,提供了评估和管理沿海地区与气候相关风险的技术解决方案。
世界气象组织称野火严重影响北极生态
【世界气象组织官网7月31日报道】近日,世界气象组织发文指出,正在影响北极圈生态环境的西伯利亚野火覆盖面积约800公里,距离北冰洋已不到8公里。
欧洲中距离天气预报中心预测,2020年7月,西伯利亚野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突破了该地区2019年的二氧化碳总排放量。据美国国家数据冰雪中心研究结果,2020年春季,特别是自6月下旬开始的西伯利亚热浪加速了俄罗斯北极沿岸的冰融速度,导致拉普捷夫海、巴伦支海的海冰面积缩小,北方海航线现已全年开放。随着冰雪、冻土融化,释放出的温室气体甲烷将对北极地区生态系统产生重大影响。
美国加大珊瑚礁修复支持力度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官网7月31日报道】近日,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发布消息称,在该局与大自然保护协会联合支持下,夏威夷群岛、关岛、萨摩亚、北马里亚纳群岛联邦等4个美国太平洋岛屿管辖区开展了具有针对性的珊瑚礁恢复行动,并为此已经提供了近95万美元资金支持。目前,4个辖区已开始制订珊瑚恢复计划。
下一步,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将与美国夏威夷海洋生物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合作,把耐高温的超级珊瑚移植到受损珊瑚礁上,改善当地海洋生态系统。
研究发现热浪对海洋生态系统影响严重
【澳大利亚综合海洋调查系统官网7月29日报道】近日,由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牵头的研究团队在《自然·评论》上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认为受气候变化影响,热浪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正在逐步加大。
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教授尼尔·霍尔布鲁克表示,由于科研人员对海洋热浪的了解不足,难以对其进行及时准确的预测。当前,海洋热浪灾害发生频率上升,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希望相关部门开展广泛合作,提升海洋热浪预报水平,将海洋热浪灾害损失降至最低。
海洋科技
新技术助力全球红树林保护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7月27日报道】近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文称,红树林对于保护珊瑚礁、预防海浪灾害和海岸带侵蚀具有重要作用。当前,红树林的消失速度是全球森林消失速度的3~5倍。建议各方加强环境科学、地球科学、海洋学等学科交叉,积极促进红树林保护技术创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表示,随着英国阿伯里斯威斯大学等科研机构创建的“全球红树林观察”遥感工具投入使用,各方可首次获取全球红树林的近实时信息,了解全球红树林健康状况。该工具可提供红树林覆盖变化等高分辨率参数,为政府部门、科研团队提供决策和研究参考,进而帮助查明造成红树林消失的原因,切实加强红树林生态保护。
澳大利亚南极高层大气研究获进展
【澳大利亚南极局官网7月27日报道】近日,澳大利亚南极局发表南极大陆上空高层大气研究新成果。研究成果显示,南极高层大气的冷却速度是地球表面平均升温速度的10倍。全球气候变化主要受太阳活动周期、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影响。高层大气温度以约4年为周期进行变化。
澳大利亚南极局大气物理学家约翰·弗兰奇表示,24年来,科研团队在澳大利亚南极戴维斯站开展了60万次高层大气观测。综合研究成果发现,南极大陆上空高层大气的周期性变化与南半球海洋与大气相互作用有关。
葡萄牙打造新型海洋科学调查船
【葡萄牙政府官网7月27日报道】近日,葡萄牙举行签字仪式,启动建造名为“海上葡国”的新型海洋科学调查船。
葡萄牙海洋部部长里卡多·塞拉朗·桑托斯在仪式上表示,葡萄牙的海洋科学研究需要“欧洲经济区”等组织的资金支持,期待该调查船早日投入使用,希望葡萄牙国家水文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加快实施海洋科技创新,为实现海洋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科研人员提出观测海洋上层生物新方法
【美国科学促进会官网7月30日报道】近日,由美国毕格罗海洋科学实验室牵头的科研团队在《应用光学》杂志上发表了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种海洋观测新方法。该方法主要利用光学探测藻类关键属性,观测深度超过了卫星遥感观测深度。
研究团队表示,传统的卫星遥感观测深度不超过10米。该方法通过激光雷达可更加深入地进行海洋环境观测,为研究海洋上层生物分布等提供数据支撑。
本栏目与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