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小朋友们还在数着春节的压岁钱,8岁的小英浩只能在呕吐和呼吸困难中艰难求生。
当小朋友们开始了新学期的学习,成绩优秀的小英浩只能与药物和医疗器械为伴。
张英浩,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第八小学二年级学生,2月18日,因肾功能衰竭,辗转求医来到北京。爸爸张世杰是中国海监北海市支队的一名驾驶员,妈妈没有工作。一次次的肾透析,快速消耗着这个普通的工薪家庭。
2月29日,北京市儿童医院肾病区重症室,张世杰接到了一笔1.6万元捐款。
捐款来自中国海洋报社的工作人员以及他们的亲友。而这并不是这个爱心故事的开始,更不是整个爱心接力的结束。
“妈妈,我还能参加全国比赛吗?”
虽然只有二年级,小英浩在爸爸妈妈的精心培养下,才艺不凡。CCTV全国中小学生英语电视大赛,他进入了全国选拔。首届广西青少年鼓手大赛暨第11届全国青少年打击乐大赛,他冲出北海赛区,进入省级竞赛。一年级时,他获得过全校书法比赛一等奖。
在北海市支队,小英浩小有名气,是人见人爱的“小海监”。
期末考试前两个星期,英浩早晨起床后呕吐不止。医生诊断为流感引起的肠胃炎。当时北海正值流感多发,张世杰夫妇就没多想。期末考试,小英浩成绩优秀,拿回家一张“三好学生”奖状。
今年正月初二,张世杰的大哥因脑部肿瘤住院。张世杰一家三口赶到天津市静海区探望期间,英浩的呕吐症状加剧,立即就医。静海区医院、天津市儿童医院、解放军254医院,几经周折,小英浩最终来到北京市儿童医院,被确诊为双肾弥漫性病变—肾衰竭中末期,并引发心肺功能障碍。
高烧,呕吐,呼吸困难……被病痛折磨的孩子没有忘记问妈妈:“我还能参加全国比赛吗?”张世杰夫妇陷入深深的自责,拿着病危通知书肝肠寸断。
“兄弟,多大的风浪咱们一起面对!”
“入院后,肾透析每天一次,连续做了4天。”张世杰说,“现在是两天一次。”加上之前的治疗费用,夫妻二人的积蓄和亲戚的帮助已经“见底儿了”。
张世杰曾是一名海军军人,40岁的汉子,几次红了眼圈,他说:“感谢支队的兄弟姐妹,感谢所有帮助我们的好心人。”
2月26日,北海市支队副支队长刘波召集大家共同策划了一个援助计划。另一位副支队长关汉明亲自写了倡议书。由两名队员负责“众筹”,向社会发起捐款倡议。再确定一名队员负责联系北海市各界。
接下来的两天,很多人的微信朋友圈被爱心“刷屏”,爱的接力从北海市传递到全国海洋系统。
看到小英浩的不幸,中国海监日照市支队在周末发起捐助行动,大家纷纷捐款并留言鼓励张世杰:“兄弟,多大的风浪咱们一起面对!”
中国海洋报社的员工仅周末两天就通过各种渠道捐款3千余元。远在南极和大洋科考船上的记者、休产假的妈妈、在家待产的准妈妈,也纷纷解囊。
截至目前,张世杰共收到各方捐助18万余元。
“媒体呈现的不仅是爱心,还有公信力。”
救助小英浩的信息从2月26日开始在各社交平台上发酵。微信、QQ、众筹……渠道丰富,传播迅速,但也有些混杂。比如孩子爸爸的名字就出现了两个版本。这势必引起公众疑虑。
中国海洋报社的多位记者出于职业素养,立即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局联系,证实了救助消息的准确性,并通过多种社交平台进行答疑,带动起新一轮社会捐助高潮,朋友的朋友、同学的同学……素昧平生,慷慨相助。
中国日报社摄影部主任徐京星看到信息后,捐款1000元。
一位美国朋友也捐来1000元善款,并记下了小英浩的名字,为他祈福。
“孩子你别怕!”“付出一点,不影响生活,何乐而不为。”“施比受更有福,愿宝宝少受些罪。”……捐助者的一句句留言,传递着人心的温暖。
这次爱心行动得到了中国海洋报社领导的大力支持,报社领导表示,媒体呈现的不仅是爱心,还有公信力。这是报社作为行业权威媒体的责任。
在采访中,广西、山东等地的海洋人纷纷表示,希望通过报社的传播平台,一起努力把好事办好。
朴实的张世杰把收到的每一笔善款都记得清清楚楚。他说:“大家的爱心是无私的,我们一家人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记者采访时,小英浩刚刚接受完治疗,正在睡觉。8岁的孩子,在各种治疗器械的衬托下显得格外弱小。
张英浩的治疗还在继续,海洋人的爱心接力也在继续,大海无量,大爱无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