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从2009年8月起,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编制正式启动,目标是在2015年基本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海洋优势产业,到2020年建成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同年9月,山东省将《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建设蓝色经济区讲话精神的报告》递交中共中央办公厅,其中包括进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的申请。中办随后将该申请批转至国家发改委办理。近日获悉,国家发改委已原则同意山东省就蓝色经产区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的申请,并已将有关报告上报国务院。
山东半岛拥有3000多公里海岸线,近海海域17万平方公里,超过山东省陆域面积。过去30年,从渔业体制改革释放增长潜能,到10余年来“海上山东”战略的实施,山东半岛始终是我国海洋经济最活跃地区之一。2008年,山东实现海洋生产总值5346亿元,占全国海洋经济总量18%。该战略目标是在 2015年基本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海洋优势产业,到2020年建成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按照规划,山东将形成“一区三带”发展格局。“一区”指全面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三带”是依托沿海青岛、烟台、威海、日照、东营、滨州、潍坊等7市,优化涉海生产力布局,形成3个优势特色产业带:一是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规划建设区域,着力打造沿海高效生态产业带;二是在胶东半岛着力打造沿海高端产业带;三是构建以日照精品钢基地为重点的鲁南临港产业带。消息人士分析,如获国务院研究批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将是我国首个以海洋经济为鲜明特色而晋级为国家战略的区域板块。
山东沿海7市共有60个县市区,其中包括37个沿海岸线县市区,另有23个内陆县市区,但是要拿出全部沿海7市来进入国家战略,范围太过宽泛。不过在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会长杨开忠看来,作为首个以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环境为基本战略意图的区域板块,要进入国家战略,重要的不是具体的行政区划界定,关键是山东能否抓住国家战略机遇,将发展重心转移到海洋产业上,在推进海洋产业高端化、布局先进涉海生产力、保护海洋生态、推进海洋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有重大突破,敢于先试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