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山东省日照市委书记杨军
编者按:实施海洋开发已成为我国的重大发展战略,沿海各地迎来了发展海洋经济的最佳机遇。如何紧紧抓住机遇,把特色鲜明、潜力巨大的海洋产业做大做强?在刚刚落幕的全国两会上,部分沿海城市的主要负责人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描绘了本地区海洋经济发展的新蓝图,信心十足地迎接建设一座海洋特色新兴城市这场大考。
山东省正积极部署实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覆盖了山东半岛的沿海城市,日照市作为其中一个重要节点是否已经准备好了?它的特色定位又是什么?山东日照市委书记杨军向记者描绘了日照市的“蓝色方略”。
杨军介绍说,日照市因港而立、依海而兴,海洋、港口是日照的最大优势和最大特色,未来发展的战略空间和战略优势很大程度上都依托于海洋这一蓝色资源和蓝色资本。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山东时明确提出加快发展蓝色经济、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山东省委、省政府迅速作出了构建“一区三带”、加快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的重大部署,提出要建设鲁南临港产业带,把日照建设成为我国东部沿海重要的临海产业基地和区域性国际航运物流中心,加快带动鲁南地区崛起。“这是对日照发展的新定位、新要求,也是日照经济转方式、调结构、实现跨越发展的重大机遇。”杨军说。
对于日照今后的海洋发展之路,杨军信心满满地向记者描绘了未来发展蓝图:日照市将以保增长、惠民生、加快建设海洋特色新兴城市的为目标,大力实施港口立市、工业强市、科教兴市、生态建市四大战略和改革创新、对外开放双轮驱动,以规划为龙头,高点定位、重点带动,以港口和鲁南临港产业区为依托,以“一带三轴八区十大产业”为重点,大力开发海洋经济、海洋产业、海洋科技、海洋文化,保护海洋资源、海洋环境,把日照建设成为立足鲁南、联合半岛、带动鲁南经济带、服务环黄海、辐射我国中西部地区的海陆统筹发展的蓝色经济示范区。
杨军表示,目前日照市的海洋方略已近成熟,规划方案正在审批中。基本思路首先是坚持高点定位,实施五大战略计划。实施蓝色经济倍增计划,做大、做强海洋经济;实施科技兴海创新计划,做高、做优海洋科技;实施海洋文化振兴计划,做新、做活海洋文化;实施滨海阳光城市提升计划,做精、做特滨海城市;实施蓝色可持续发展建设计划,保护提升海洋生态。
其次是注重优化布局,构建“一带三轴八区”。加快建设以鲁南临港产业区为主体的蓝色经济区。一是立足“一带”,重点发展现代渔业、临港工业、滨海旅游、海洋生物、海水利用、保税物流、滨海商务等蓝色经济,构建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蓝色经济发展先行区。二是延伸“三轴”,强化组合开发。建设以钢铁、石油化工、船舶等临海重化产业为主的南部临海产业发展轴,建设以汽车及海洋装备制造业、粮油食品加工、浆纸和印刷包装、现代物流业、海洋化工和精细化工等为重点产业的中部产业发展轴,建设以汽车、大型农机、机械制造、轻纺等制造业及北部海滨、五莲山旅游产业为主导的北部产业发展轴。三是拓展“八区”,突出集聚效应。对岚山经济开发区、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日照高新区、莒县工业园区等进行不同的定位,极力拓展各自的发展潜力和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