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行走在位于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新户镇北部滨海大道的生态河两岸,随处可以看到挺拔的速生杨整齐排列,清凉的空气迎面扑来,令人心旷神怡。穿河往南走,绿油油的庄稼长满田间;穿河向北游,方方正正的盐池里银光闪闪,天南地北的收虾、收蟹人穿梭于万亩养殖基地。再远望,几十台大风车的“翅膀”正随风摆动,浓浓绿色迷醉人的双眼。

    新立村是紧靠生态河的一个小村子。由于海水侵袭,村里耕地碱化严重,群众靠土地得到的收入减少了很多。近年来,随着这条集防潮、排碱、除涝于一体的生态河的开挖,村里土地的碱化程度得到了有效控制。特别是围村1.5公里的绿化带,给村里增添了绿色,有效改善了居住环境。村党支部书记张建军高兴地说:“自从开挖了这条生态河,周围这些土地的改良情况十分明显。原先这里都是盐碱地,现在都成好地了,一亩地能收入上千块钱,俺村这200多亩地一年能多收入六七万块钱呢。”

    滨海大道绿色生态河全长36公里、总投资5000万元,整个工程根据水、路、林一体化,突出综合效益的理念进行设计,集道路、河道、林道于一体,交通、排碱、绿化等功能于一身,包括了沿海防渗排碱河、滨海大道和绿色长廊三大部分。它横贯五大河,河道宽65,林带宽260400,动用土石方2500多万立方米,增加林地面积3200亩。

依托滨海大道生态河,新户镇以优化人居环境、提升生态质量为目标,全面加快“三网”绿化建设工程。立足土质差的实际情况,实施盲沟改碱、暗管排碱、生物改碱等工程,按照适地适树的造林原则,选择合适的造林树种,确保盐碱地的造林成活率。经过试验摸索,该镇成功筛选出了白蜡、柽柳、沙枣、速生杨等匹配树种进行种植。同时,充分发挥专业队伍有经验、有技术的优势,组织专业队伍统一施工作业,实现了标准统一,落实好专人管护,确保了整个生态河区栽一片、成一片、活一片。截至目前,该镇已累计投资800万元,种植速生杨、香花槐、竹柳、沙枣、柽柳等绿化苗木50万株。

    一条生态河,锁住了海水入侵的咽喉,使原处于退海之地的新户镇焕发了新的发展生机。依托生态排碱河,该镇大力发展一水多用循环经济,滩涂养殖面积已发展到16.5万亩,年海产品总产量达到5万吨,实现产值2.6亿元,已开发盐田面积达到38万亩,原盐生产能力达到100万吨、溴素生产能力5000吨,每年可实现财政收入1400万元。全镇高效生态农业已初具规模,以冬枣、棉花、速生杨等特色种植为重点的绿色产业迅速崛起,形成了3万亩高效农业产业区、3.5万亩冬枣绿色产业示范区、1.5万亩绿色 “林网”,成为推进全镇现代农业发展的强力引擎。

点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