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就在深圳大鹏湾海域赤潮持续20多天后,深圳市农业与渔业局昨天首度在官方网站发布了大鹏湾海域赤潮最新情况通报。通报表示,截至昨天,赤潮面积已减为约2平方公里,海面未见异常死鱼现象,同时梅沙及盐田海域海水已完全恢复正常。

今年730日,深圳东部海域首次发现赤潮,并持续至今。以此同时,在深圳对岸的香港海域也发现了赤潮,香港官方813通过新闻发布的方式,向香港市民介绍了赤潮的情况,提醒市民注意安全。昨日,深圳市农业与渔业局首次在官方网站上公布了赤潮最新情况,并希望通过媒体告知市民,此次深圳赤潮也属于无毒赤潮,建议市民不要在赤潮发生海域游泳或开展与人体直接接触的水上运动

市农业与渔业局详细介绍了这宗长达20多天的赤潮具体情况。根据通报,引起此次赤潮的生物为锥状斯氏藻,属甲藻类,无毒,海面未见异常死鱼现象。大鹏湾梅沙及盐田渔港海域发生赤潮,最大发生面积约15平方公里。813,赤潮开始逐渐消退,814,大鹏湾南澳海域出现锥状斯氏藻赤潮,面积约2平方公里,817赤潮增至约7平方公里,819,南澳海域赤潮逐渐消退,820,梅沙及盐田海域海水已完全恢复正常。

点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