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局长 唐庆宁
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明确了实施海洋战略、发展海洋经济的“百字方针”,江苏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提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举全省之力推动新一轮沿海开发取得重大突破,为江苏省海洋经济加速发展带来重要机遇。
“十二五”时期,江苏省海洋经济发展将以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美好江苏为主题,以转变海洋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海洋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港口建设、海涂开发和海洋产业发展为重点,坚持陆海统筹、江海联动,着力壮大海洋经济规模,优化海洋经济结构,加强海洋生态建设,不断提升海洋经济综合效益,提高海洋经济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到2015年海洋生产总值突破6800亿元,占全省GDP的比重达10%以上;到2020年提高到15%左右,基本实现海洋经济强省目标。
推进海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坚持以下原则:一是海陆统筹。统筹陆海经济规划布局,协调海域、海岸带、沿江及腹地开发建设;统筹生产要素资源整合,实现海陆资源互补、布局互联、海陆产业互动;统筹开发重点和发展举措,以陆域经济、技术为依托,以港口为龙头,以海陆产业发展和海涂开发为重点,以城镇和园区建设为支撑,推动海洋经济发展;二是江海联动。以长江
要推动江苏海洋经济取得更大发展应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打造L型特色海洋经济带。江苏海洋经济发展应立足沿海地区,陆海统筹,江海联动,全力打造以连云港—盐城—南通为纵轴、沿长江两岸为横轴的L型海洋经济带,促进沿海产业集聚和沿江产业提升;加快以连云港、盐城和南通3个中心城市为中心的江苏北部海洋重化工业经济板块、中部海洋生态产业板块和南部海洋船舶及海洋装备制造业板块三大海洋经济区建设;依托连云港港、盐城港、南通港等十大临港建设促进产业集群,提升产业集聚规模和水平,形成 “一带三区多节点”的海洋经济新格局。
做大做强海洋经济规模。“十二五”期间要依靠科技进步,改造提升海洋渔业、滩涂农林牧业、海盐化工业等海洋传统产业,巩固海洋经济发展基础;做大做强海洋船舶修造、海洋交通运输和港口物流、临港重化工、滨海旅游等海洋优势主导产业,进一步增强海洋经济的整体实力;积极培育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海洋新能源、海洋生物医药、海水利用、现代海洋服务业等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激发海洋经济发展的活力。
加快海洋科技创新。以加快突破核心技术瓶颈、显著增强竞争力为目标,在海水增养殖、海水综合利用、海洋新能源、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等重点领域研究攻关,取得一批重要科技成果并实现产业化;突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不断提升海洋产业创新能力。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本着适度超前的原则,进一步加快交通、水利、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步伐;通过整体实施基础建设,推进一体化发展,全面提高对海洋经济的支持、服务、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