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国务院作出批复,原则上同意 《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规划》。中山是试验区的14个主体区之一。作为全省临海城市海域较小的城市,中山并不具备传统海洋经济优势,但中山另辟蹊径,全面展开海洋经济布局,在海洋装备制造等现代海洋经济中先行先试、探索新路,海洋经济发展开始提速。

六大产业构筑“蓝色产业带”

    中山在发展传统海洋渔业方面并不具备先天优势,但却取得不俗的成绩。今年上半年,中山水产养殖面积达到35.54万亩,水产品产量实现17.29万吨,水产品总产值约24.15亿元,出口创汇4987万美元,发展态势良好。

    在发展传统海洋经济基础上,中山市委、市政府近年来全面布局现代海洋经济,大力发展船舶制造业、海洋装备制造业、滨海旅游业、港口物流产业、海洋生物制药业、新能源产业等现代海洋产业,目前,这六大产业已经初具规模,已成为中山布局 “蓝色产业带”的重要支撑,并有力带动中山市的产业转型升级。

5年内海洋经济产值破千亿元

    作为中山市转型升级引擎之一,临海工业园将成为火炬开发区乃至全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装备制造产业的承载区。经过10年的发展,昔日的围垦滩涂,如今变成了央企青睐并纷纷落户的 “黄金海岸”。目前,临海工业园已引入包括9个央企在内的38个项目,总投资额603.54亿元,2015年投产后年生产总值将在2000亿元以上。

    据了解,临海工业园已初步形成以下六大产业集群:以中船中山基地、广机海事重工项目为龙头的船舶制造与海洋工程产业集群,以中铁、中机为龙头的铁道设备与工程机械产业集群,以明阳为龙头的风电产业集群,以嘉明、国电为龙头的清洁电力产业集群,以立信为龙头的纺织机械产业集群和以佳能为龙头的彩色打印机生产产业集群。

    同时,中山 “一港 (中山港)五区 (中山港区、马鞍港区、小榄港区、黄圃港区、神湾港区)”构筑起来的现代化港口物流网络正在不断完善;利用名人城市资源优势和南朗镇海上温泉自然资源,投资建设中山温泉度假城等项目,则成为中山滨海旅游经济的重要举措;落户火炬区的国家健康产业基地及华南现代中医药城两个园区的海洋生物制药企业已有140多家,促使海洋医药新兴产业迅速兴起。

翠亨新区将引领中山走向“海洋时代”

    在沿海规划建设翠亨新区,也将在未来中山海洋经济布局中发挥重大作用,引领中山融入更广阔的沿海经济带战略之中。

    据了解,中山将争取在今年辛亥革命纪念日即1010日,正式启动翠亨新区项目建设,并利用5年时间基本完成翠亨新区8平方公里起步区建设,在此基础上再顺势推进50平方公里二期建设。目标是把翠亨新区打造成 “新兴产业的创业家园、聚集高端资源的创新家园、创新社会管理的和谐家园、推动低碳环保的宜居家园和弘扬中华文化的精神家园”。

 

(钟 闻)


点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