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今年造林结束,宁波沿海防护林第二期建设(2008~2015年)规划已全面完成。至此,经过两期沿海防护林体系营造,宁波市已实现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合拢。作为生态建设的重要部分,沿海防护林正显现出强大的生态效益。
  宁波市沿海防护林建设于2005年启动,重点为“一港(象山港)二湾(杭州湾、三门湾)”,努力营造“千里海疆、万顷屏障”。据宁波市林业局提供的数据,截至目前,该市共建成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438公里,面积3.8万亩。
  作为生态建设的重要部分,沿海防护林正显现出强大的生态效益。宁波市森林覆盖率从上世纪80年代初的31%提高到50.5%,森林蓄积量逐年增加,森林的固碳释氧、涵养水源、固土保肥、丰富生物多样性和休闲景观等功能日益显现。
  宁波地处海陆交替、气候突变地带,频繁遭受台风、热带风暴等自然灾害侵袭。随着沿海防护林工程的不断推进,该市森林抵御台风影响、减缓泥石流、抵御海潮的能力不断增强,有效保护了养殖塘、果园与农田,减轻了灾害的程度和频度。同时,以林带为依托开发的休闲观光业,促进了森林旅游业的发展。
  宁波市林业局有关人士表示,目前该市已着手开展沿海防护林第三期规划,规划期为10年,建设任务以修复提升为主,规划从2016年到2025年修复提升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5000亩。

  

 

 

点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