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进共同富裕,争当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先行市?近日,《舟山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先行市实施方案(2021-2025年)》印发,绘制了共同富裕“舟山路线图”,并提出培育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等八项重要工作。
率先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发展是硬道理。对舟山来说,海洋是天然优势,只有向海借力,把海洋经济发展的“蛋糕”越做越大,共同富裕的基础才能越坚实。
《方案》提到,未来几年,舟山要率先推进海洋经济质量效率动力变革,努力成为高质量发展、竞争力提升、现代化先行的创新城市。要初步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海洋经济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70%。
“先行市”目标任务清晰。未来,舟山要率先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努力成为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开放城市。对外开放水平全面提升,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基本形成,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显著增强。积极争创国家自由贸易港,建设海洋经济示范城市。自贸试验区“一中心三基地一示范区”和油气全产业链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大宗商品资源配置能力显著增强,在全球大宗商品市场中的话语权和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深度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进浙沪海上合作示范区和甬舟一体化。以宁波舟山港为标志的世界级港口集群建设取得新进展,现代化江海联运体系建设取得新突破,成为全国重要的大宗商品储运基地。
建设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高地
《方案》明确,舟山将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夯实共同富裕的产业基础。加快构筑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入实施制造业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加快服务业数字化、标准化、品牌化,培育总部经济、线上经济、现代金融、科技服务等新经济新业态,发展高效生态的现代渔农业。
打造区域性海洋科创高地。聚焦石化新材料、海洋电子信息、海工智能装备产业创新高地建设,健全区域创新体系,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强劲内生动力。聚力打造东海实验室、高新区、滨海科创大走廊等高能级海洋类科创平台,以科技新政推动专精特新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成为产业创新策源地,聚焦海洋科技和海洋经济两大领域建设海洋特色人才港。实施“舟创未来”海纳计划,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
建设世界一流港口。大力提升港口能级,依托大港口建设大交通、提升大物流、推动大开放,到2025年,舟山港域货物吞吐量7亿吨。健全港口集疏运体系,建成一批30万吨级以上泊位和智能化码头集群,完善航道、锚地、引航基地等建设规划。全面优化江海联运物流体系和接收分拨系统,做强宜江适海联运船队,提升航运服务平台产业承托能力,建设国家江海直达运输示范区和江海联运航运科技产业示范基地。提升联动长三角、联通长江、辐射亚太的枢纽功能,到2025年,江海联运量3.6亿吨。推进自贸区﹢江海联运一体化发展,拓展互联网﹢航运物流产业链,提升大宗商品储运能力,建设铁矿石配送中心,到2025年,铁矿石混配量2200万吨。推进航运服务业升级,促进港产城融合,发展船舶交易、航运金融、海事服务等综合服务,建设世界一流海事服务基地。
关于建设海洋经济高量发展高地,《方案》对大力推进数字变革、扩大有效投资、推动消费提质扩容、高水平建设自贸试验区、营造鼓励创业创新创造的一流环境等方面做出具体安排。
打造海岛公共服务样板
从就业创业,到老有所养;从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到增加渔农民收入……《方案》所描绘了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先行市蓝图。
按照“先行市”的定位,舟山将高品质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中心城区城市建设品质,加快推进中心城区主要道路改造项目。与此同时,舟山要高强度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全面实施老旧小区、棚户区改造工程,高水平创建未来社区,高标准强化城乡风貌管控,努力打造最安居海上花园城市,满足全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此外,《方案》还指出,舟山要加强城乡养老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打造20分钟居家养老服务圈,要让幼有所育、老有所养、困有所助,从生到老,舟山共富方案的方方面面都体现了人性化的举措,包括要加大渔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培育力度,让渔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