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对外公布。《纲要》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规范市场主体行为,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
    全文共十九篇,分为六十五章。其中,第九篇“优化区域经济布局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第三十三章“积极拓展海洋经济发展空间”为涉海内容。


     第九篇 优化区域经济布局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健全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支撑体系。
     第三十三章 积极拓展海洋经济发展空间
    坚持陆海统筹、人海和谐、合作共赢,协同推进海洋生态保护、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权益维护,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第一节 建设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围绕海洋工程、海洋资源、海洋环境等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培育壮大海洋工程装备、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推进海水淡化和海洋能规模化利用,提高海洋文化旅游开发水平。优化近海绿色养殖布局,建设海洋牧场,发展可持续远洋渔业。建设一批高质量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特色化海洋产业集群,全面提高北部、东部、南部三大海洋经济圈发展水平。以沿海经济带为支撑,深化与周边国家涉海合作。
第二节 打造可持续海洋生态环境
探索建立沿海、流域、海域协同一体的综合治理体系。严格围填海管控,加强海岸带综合管理与滨海湿地保护。拓展入海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范围,保障入海河流断面水质。加快推进重点海域综合治理,构建流域-河口-近岸海域污染防治联动机制,推进美丽海湾保护与建设。防范海上溢油、危险化学品泄露等重大环境风险,提升应对海洋自然灾害和突发环境事件能力。完善海岸线保护、海域和无居民海岛有偿使用制度,探索海岸建筑退缩线制度和海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35%。

第三节 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

积极发展蓝色伙伴关系,深度参与国际海洋治理机制和相关规则制定与实施,推动建设公正合理的国际海洋秩序,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深化与沿海国家在海洋环境监测和保护、科学研究和海上搜救等领域务实合作,加强深海战略性资源和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价。参与北极务实合作,建设“冰上丝绸之路”。提高参与南极保护和利用能力。加强形势研判、风险防范和法理斗争,加强海事司法建设,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有序推进海洋基本法立法。
此外,在其他篇章也有涉海内容,小编努力一一呈现:
    在第二篇“坚持创新驱动发展 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中的第四章“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提到“深空深地和极地探测”——

在第三篇“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中,
    第八章“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
    第二节“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提出,“巩固提升船舶等领域全产业链竞争力”;
    第三节“推动制造业优化升级”提出“培育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等产业创新发展”;
    第四节“实施制造业降本减负行动”提出——

第十一章“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中,
    第二节“加快建设交通强国 完善沿江沿海沿边战略骨干通道建设” 提到港航设施建设工程——

第三节“构建现代能源体系 安全稳妥推动沿海核电建设”提到沿海核电建设——

第九篇“优化区域经济布局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第三十一章“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 第三节“积极稳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出:
    加强粤港澳产学研协同发展,完善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和深港河套、粤澳横琴科技创新极点“两廊两点”架构体系,推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便利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加快城际铁路建设,统筹港口和机场功能布局,优化航运和航空资源配置。深化通关模式改革,促进人员、货物、车辆便捷高效流动。扩大内地与港澳专业资格互认范围,深入推进重点领域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便利港澳青年到大湾区内地城市就学就业创业,打造粤港澳青少年交流精品品牌。
    在第十一篇“推动绿色发展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第三十七章“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第三节“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中提到有关海岸带的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

点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