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的话

5年前,“十一五”的第一个春天,沉睡多年的北部湾,被自治区党委、政府重大战略决策唤醒——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成立,北部湾风生水起;3年前,北部湾畔的涛声因为一个重大喜讯而激越欢欣——《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获国家批准实施,北部湾开放开发正式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今天,“十二五”规划开局之春,这片蔚蓝色海洋还给世界一个惊叹——在苏醒之后一跃而起,千帆竞发,成为我国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为热烈庆祝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三周年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成立五周年,本报从今日起至325特别开辟“千帆竞发北部湾”专栏和专版,全面、立体、生动地展现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亮点和盛况。敬请垂注。

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7.6%,财政收入增长31.7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0.8%,增幅均位居全区前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外贸进出口总额、一般预算收入四项指标增幅位居全区首位——北海正在用急促的跨越发展步点告诉世界:这座曾经一度彷徨的城市正在崛起,随着石化产业、电子信息产业、旅游产业等优势产业的逐渐壮大,北海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作用将日渐凸显。

北海复兴的每一个脚印,都伴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2006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成立,北部湾办统筹协调,全力推动北部湾经济开放开发,2008年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北海组团和铁山港(龙潭)组团的错位发展和互动发展,拉开了北海城市发展的全新格局。通过强力推进项目建设,不断优化发展环境,推进实施北海三年跨越发展工程,北海干成了一些打基础利长远的大事要事,干成了一些多年想干而尚未干成的实事,一批事关北海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有了突破。2010年,北海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获得成功,成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首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还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市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由2009年的25%降至2010年底的7.31%,成功摘除了金融高风险区的帽子。北海发展环境不断优化,被权威机构评为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城市50

在北海组团方面,依托园区发展,围绕产业链招商,着重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相继引进了中国电子、建兴光电等一批知名企业。2010年,园区经济完成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已超过70%。其中北海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达到187亿元,占据广西半壁江山;北海工业园区产值率先突破100亿元,成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重点打造的3个超百亿元园区之一;

北海出口加工区产值达到73亿元,加工贸易规模在全区各类经济园区排名第一,进出口业绩位列中西部(含东北)地区22个海关特殊监管区的第三位。旅游业方面,《涠洲岛旅游区发展规划》已通过国家评审,涠洲岛旅游区已成为国家旅游局联系点重点发展。此外,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超过100亿元,成为第二个产值过百亿元的产业。

在铁山港(龙潭)组团方面,临海基础设施加快推进,临港工业方兴未艾:北海炼油异地改造石油化工项目已进入建设高峰,将于今年9月投产;诚德新材料项目一期工程已经建成将于近日正式投产;铁山港1-2#公共泊位已建成投入使用,3-4#公共泊位已开工建设;广西北部湾港铁山港区开港、玉林至铁山港等3条铁路和玉林至铁山港高速公路开始修筑。

5年间,北海地区生产总值从2005年的164.6亿元提高到2010年的397.6亿元,年均增长15.85%;财政收入从16.8亿元提高到47.1亿元,年均增长22.8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67.24亿元提高到485.3亿元,年均增长48.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从27.07亿元提高到115.32亿元,年均增长31.3%;外贸进出口总额从2亿美元提高到13.7亿美元,年均增长46.83%14项指标增幅为九五以来最高,圆满完成了十一五目标任务。

点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