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京青年报》报道,近日,某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则报名消息,称7月初将在北海金海湾红树林生态旅游景区举办“中国规模最大的挖螺大赛”,并申报吉尼斯纪录。然而,这项还未举办的活动很快就遭到环保志愿者的反对与抗议,主办方被迫取消了挖螺大赛,改用其他民俗活动来代替。

         这个号称“中国规模最大的挖螺大赛”,在报名和宣传过程中可谓十分高调。但是,很显然,关注这次活动的不仅有普通的网友、游客,还有全国各地的环保组织和环保志愿者。于是,在当地景区卖力宣传这次活动以求吸引更多人报名的同时,环保组织和环保志愿者也不断公开发声,质疑和抵制这次活动。

         按照环保人士的说法,挖螺大赛所在地北海市金海湾,是中国面积最大的沙质红树林分布区,同时也是各种底栖海洋动物的生活天堂。比如,作为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的中国鲎和圆尾鲎,就在此地产卵,繁衍生息。倘若在此地举办如此大规模的活动,别说是在沙滩里挖螺了,就是成千上万人集中在海湾沙地走一遭,都会对底栖动物带来巨大影响,再加上轰轰烈烈的地毯式挖掘,对当地海滩生物、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可想而知。

         质疑与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响亮,甚至连一些原本兴致勃勃的报名者,也开始反思自己环保意识的缺失,主办方如果再强行举办活动,不但拂逆民意,也是缺乏社会责任感的一种体现。活动不仅无法带来他们想要看到的盛况和效果,还可能因此而背上“臭名”与“骂名”。直面争议顺应民意,主办方取消了“挖螺大赛”,虽然有无奈的成分,但也不失为顺势而为的明智之举。

         这起夭折的大赛,带给我们很多启示和反思,其中之一就是日渐觉醒的环保意识和环保理念已形成一种正能量。其实,在北海的“挖螺大赛”之前,国内已有数起涉嫌破坏生态环境、违背环保理念的活动被迫取消,比如放飞萤火虫活动、放飞蝴蝶活动等等。这些商业活动纷纷夭折的背后,恰恰是民众生态环保意识觉醒的证明。

         与此同时,这也是对一些商业公司及有的景区景点管理部门的一种警醒:在组织类似活动的时候,不要忘记了自身的社会责任,不要忘记了保护生态环境。否则,因活动被迫取消会导致前期投入打了水漂,还会使自己名誉和形象面临各种非议和质疑,实在是得不偿失。

点赞(0)